-
作者
王知彩涂明远潘春秀孙磊康士刚李占库颜井冲任世彪雷智平水恒福
-
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煤清洁转化与高值化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摘要
以长庆催化裂化重油(FCC)和催化裂解重油(DCC)两种重油及魏墙煤(WQ)为原料,通过重油热处理、加氢处理及油煤共液化,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两种重油热稳定性及其对油煤共加氢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油高温热稳定性较差,热处理后正己烷不溶物质量分数明显提高;FCC易于脱氢芳构化,DCC以极性组分缩合为主,催化加氢能够抑制FCC高温脱氢;以FeS+S为催化剂催化时,供氢溶剂四氢萘(THN)中WQ液化转化率显著高于非供氢溶剂甲苯中WQ液化转化率,440℃时THN溶剂中WQ转化率最高,达到71.2%;油煤共加氢液化时,FCC和DCC都可以不同程度促进WQ转化,两种溶剂中WQ共液化转化率最高分别达到80.3%(FCC,420℃)和83.5%(DCC,420℃),但是沥青烯(AS)和前沥青烯(PA)等重质产物收率高;重油热稳定性是影响油煤共液化及液化产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重油主要通过自身缩合以及与煤共液化产物作用形成重质产物;FCC/WQ共液化重质产物以AS为主,主要来自于FCC脱氢缩合;DCC/WQ共液化时DCC极性组分缩合形成以PA为主的重质产物;较低温度(低于420℃)下,FCC脱氢缩合程度低,与WQ共液化匹配性好;较高液化温度(不低于420℃)可抑制DCC极性组分缩合,DCC适合与WQ高温共液化。
-
关键词
魏墙煤重油热稳定性共加氢液化性能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875001);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0604602);煤清洁转化与高值化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共同资助项目;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重油热处理与催化加氢
1.3 煤单独加氢液化和油煤共加氢液化
1.4 分析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煤及重油结构表征
2.2 重油热稳定性与催化加氢性能
2.2.1 重油热稳定性
2.2.2 重油催化加氢性能
2.3 WQ单独加氢液化性能
2.4 WQ与重油共加氢液化性能
3 结 论
-
引用格式
王知彩,涂明远,潘春秀,孙磊,康士刚,李占库,颜井冲,任世彪,雷智平,水恒福.重油热稳定性及其对油煤共加氢液化性能的影响[J].煤炭转化,2022,45(06):62-71.DOI:10.19726/j.cnki.ebcc.20220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