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典型平原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过程成因及组分来源分析
-
170
-
48
-
作者
陈桢王晓东
-
单位
河南省开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摘要
为研究平原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以开封市2021年1月出现的一次细颗粒物污染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污染过程期间开封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及大气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站中颗粒物可溶性组分、碳质组分数据,利用PMF15.0模型进行颗粒物组分解析。污染过程中,可溶性离子(TWSII)在PM2.5平均浓度占比52.8%,SNA(SO2-4、NH+4、NO-3)在TWSII中平均浓度占比为92.1%;污染过程中,PM2.5呈碱性,PM2.5中铵盐主要以NH4NO3和(NH4)2SO4的形式存在;污染过程中存在SO2和NO2向SO2-4和NO-3转化的过程,SO2比NO2更易于向离子态转化。PM2.5污染来源主要为二次转化源(燃烧源、扬尘源)。其中二次转化源燃烧源对污染的产生起到了决定作用。污染时段在冬季,集中供热、道路交通和秸秆焚烧是引起此次污染过程出现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PM2.5水溶性离子硫酸盐硝酸盐及铵盐
-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及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PM2.5污染过程分析
2.2 污染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
2.3 PM2.5组分特征分析
2.3.1 TWSII组分特征分析
2.3.2 TC组分特征分析
2.3.3 阴阳离子平衡及相关性分析
2.3.4 PM2.5中铵盐的存在方式
2.3.5 SO 4 2- 与NO-3及其气态前体物的转化
2.4 PM2.5离子组分来源分析
3 结论
-
引用格式
陈桢,王晓东.某典型平原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过程成因及组分来源分析[J].能源与环保,2023,45(01):141-148.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3.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