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武强院士学术思想”专题

来源:

武强,1959年10月10日出生于呼和浩特市,男,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学家。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水文地质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副主席,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水文地质”专家组组长,《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长期从事矿山水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作为国务院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先后负责了6次特别重大透水矿难现场抢险救援或调查研究工作。在我国煤矿顶底板两大主要突水灾害预测预报方法与防控技术和矿井水防治、利用、生态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模式以及矿井充水条件三维可视虚拟化分析系统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他出版中英文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检索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获美国、中国香港和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近50项,国家授权软件著作权26项,主编国家技术标准和工具书多项。荣获中国首届十位“优秀博士后奖”、“李四光地质科技奖“和“全国优秀教师”等。他负责带领的科研团队获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和中国科协矿山安全团队。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行业视野

院士

类别

494个

关键词

291位

专家

146篇

论文

182884IP

点击量

75673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武强, 朱斌, 徐华

    摘要: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响应矩阵法的建模思想,一般的二维承压含水层系统可分解为两个承压含水层子系统,一个为由人工干扰作用下的,另一个为由天然补径排条件作用下的.本文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方法的基本理论,证明了前者为线性时不变(LTI,LinearTimeIn-variability)系统,并应用LTI系统响应特征的卷积表示法,论述了将地下水流离散系统通过响应矩阵与规划管理模型进行耦合的方法.最后,建立某水源地规划管理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应用于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02期
    1216
  • 作者(Author): 武强, 戴国锋, 吕华, 马振民, 赵增敏, 王志强

    摘要: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及其制图是目前国际水文地质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也是防治地下水污染问题工作的前导.根据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污染特征,提出了多因子组合条件下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的定量化方法,结合选定的评价因子类别确定了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的结构,获取各评价子专题层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技术对各子专题层进行加权复合叠加,构建出污染敏感性分析模型,并据此提出了研究区域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区评价成果图.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04期
    1278
  • 作者(Author): 武强, 朱斌, 李建民, 洪益清, 钱增江

    摘要:应用FLAC3D软件,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开滦赵各庄矿13水平东1石门一次小型滞后突水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受采矿产生的局部二次应力影响,奥陶系灰岩承压水和煤系地层承压水将沿断裂破碎带产生渗流扩散现象,并在岩石巷道附近产生4.0~5.0 MPa的孔隙水压升高带;当工作面推进55,110,165 m的时候,岩石巷道附近将分别产生最高1.53,4.38,0.05MPa的孔隙水压;升高的孔隙水压无法在短时间内消散,从而进一步作用于岩体,并最终突破岩体阻抗导致突水,突水的发生大约需要1~3个月的滞后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06期
    1204
  • 作者(Author): 孙文洁, 武强, 董东林, 焦建

    摘要:针对开滦矿区11个生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重新划分问题,根据新出台的《煤矿防治水规定》有关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标准要求,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选取6项考核指标,建立线性判别函数,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重新划分.结果表明:11个生产矿井中有1个为极复杂型、5个为复杂型、5个为中等型,Fisher判别分析法划分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与实际划分结果相符;Fisher判别分析过程中遇到了"极复杂型"样本数量太少,仅为1个的情况,造成交叉验证的结果正确率为72.7%,剔除后正确率就提升为100%;Fisher判别分析法对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交叉验证的正确率为100%,说明该方法可以科学地判断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02期
    916
  • 作者(Author): 武强, 王洋, 赵德康, 申建军

    摘要:为解决传统富水性评价中遇到的水文地质试验孔较少,不能有效反映含水层富水性区划以及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问题,应用沉积控水规律,构建含有砂泥质量比、卵砾石层厚度、卵砾石层层数以及含水层厚度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综合赋权法和多指标综合未确知测度理论耦合评价模型对第四系底部松散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评价,进而确定浅部煤层水体下安全煤岩柱留设类型,最后以蔚县矿区单侯矿井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松散含水层的富水性区划,为保水采煤分区研究中的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03期
    1268
  • 作者(Author): 李瑞军, 武强, 张景飞

    摘要: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产业分布以及区域发展发生了全方位的调整,尤其是占据我国能源主导地位的煤炭工业近来在东北地区呈现出一些新特征。这些现象将对东北地区今后的区域发展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煤炭经济研究
    2007年第06期
    909
  • 作者(Author): 杨志江, 苏茂秋, 武强, 宋雷

    摘要:竖直附加力是造成表土段井壁破裂的主要原因。根据郭屯煤矿副井井筒地质条件,在井筒凿井施工中,安装了管板组合式井壁可压缩装置。介绍了可压缩装置的优点及副井井壁可压缩装置的设计情况,简述了可压缩装置加工和安装过程。这种管板组合式井壁可压缩装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建井技术
    2007年第02期
    904
  • 作者(Author): 武强, 金玉洁, 董东林, 石占华

    摘要:多层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组的立体充水结构,是华北煤田矿床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特征。“拟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和其对应的优化管理模型不仅从立体空间的尺度真实地描述了其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而且本身也是一项能够为该类型煤田矿井防治水决策系统提供定量科学依据的防治水技术。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年第04期
    1214
推荐专家
2
推荐企业
1
  • 广告位咨询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