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煤炭科学技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之中。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能源保障的同时,也引发了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土地与生态环境问题,并带来崩塌、滑坡、泥石流、植被退化、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与村庄搬迁等系列影响,生态环境问题及社会矛盾比较突出。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16年度《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截至2015年,已复垦治理采矿损毁土地约86万hm2(1 290万亩),仍有214万 hm2(3 210万亩)未复垦。其中,塌陷区面积56万hm2 (840万亩),采矿场损毁土地122万hm2(1 83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放损毁土地36万hm2(540万亩)。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不仅能有效再利用因采矿而破坏的土地,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是实现矿区经济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自1989年1月1日《土地复垦规定》颁布后的20年里,我国主要对东部高潜水位矿区进行了大量复垦技术研究和实践。近10年来在西部采煤沉陷地治理的研究得到重视,并取得飞速发展。尽管我国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但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率仅20%左右,绿色矿山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推动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煤炭科学技术》在本期策划出版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专题,特邀中国矿业大学胡振琪教授和浙江大学肖武研究员担任专题主编,经过严格的审稿、编校,刊登论文18篇。专题内容涉及煤炭工业绿色发展理论思考、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与生态环境损伤评价、采煤沉陷地监测与预测、矿山固体废弃物治理、土壤与植被恢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区涵盖了西部生态脆弱矿区、黄土高原矿区、东部高潜水位矿区。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为专题撰稿,特别感谢胡振琪教授和肖武研究员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环境保护
类别73个
关键词77位
专家18篇
论文10920IP
点击量12794次
下载量
作者(Author):
王鑫, 肖武, 刘慧芳, 赵艳玲, 田帅帅, 邹玉珠
作者(Author):
狄军贞, 鲍斯航, 杨逾, 孟凡康, 王显军, 郭旭颖, 李振南, 林鑫, 董艳荣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