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王双明院士学术思想”专题

来源:

王双明(1955.05.21-),煤炭资源与地质勘查专家,陕西宝鸡市人。1977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质专业,获硕士学位。曾任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局长兼总工程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院长。

主持完成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获1997年、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领导国家规划矿区大型勘查工程,建立了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体系,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煤炭工业战略西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资源保障,为实现西部煤炭绿色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行业视野

院士

类别

139个

关键词

83位

专家

40篇

论文

29077IP

点击量

32781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范立民, 王双明, 马雄德

    摘要:双沟泉域是陕北的一个第四系含水盆地,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以泉水的形式排泄,形成乌兰木伦河的支流——双沟。泉域下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开采后,垮落带波及到第四系含水层,使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流量衰减并断流。经过10多年的恢复,目前泉流量恢复到煤炭开采前的20%左右。分析了泉域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煤炭开采情况并结合泉流量过程,给出了保水采煤新思路的典型实例。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9年第01期
    840
  • 作者(Author): 王双明, 范立民, 黄庆享, 申涛

    摘要:以保护生态水位为目标,总结出煤与地下水赋存的类型,分析了自然条件下以保护地下水位为目标的开采地质条件分区,划分出自然保水开采区、可控保水开采区、保水限采区和无水开采区4种类型;提出各分区适宜的采煤方法,编制了我国第一幅区域性采煤方法规划图,以及对应保水开采分区的长壁综(开)采区、长壁限定综(开)采区和长壁限高开采区。
    免费下载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年第03期
    561
    977
  • 作者(Author): 宋世杰, 赵晓光, 王双明, 赵璐

    摘要:煤系覆岩层状结构作为煤炭赋存的显著地质特征,在开采沉陷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一直被忽视。以榆神矿区2-2主采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和代表性钻孔资料为主要依据,在等深且基岩等厚(200 m)条件下,以砂岩层数、砂岩平均厚度和砂泥比为变量,构建了18种不同类型的覆岩层状结构简化模型。从可比性的角度提出了"砂层系数"这一能直接体现层状结构特征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力学分析法和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并揭示了在既定砂泥比条件下砂层系数对下沉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量化关系。最后,阐述了煤系覆岩内砂岩层数、砂泥比对开采沉陷的影响规律在指导煤炭开采和开采沉陷防治方面的现实意义。
    免费下载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4年第05期
    992
    234
  • 作者(Author): 王双明, 范立民, 王国柱

    摘要:榆神府矿区地处沙漠地区,应用以地震、钻探为主的勘探技术手段,完成了矿区勘查工作,奠定了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基础。文章论述了沙漠煤田综合勘探技术及应用情况,对类似地质条件的煤田地质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煤炭工程
    2007年第01期
    439
  • 作者(Author): 宋世杰, 赵晓光, 王双明

    摘要:以榆神府矿区2-2主采煤层上覆岩石层状结构及特征为地质背景,以砂岩层数、砂岩平均厚度和砂泥比为变量,构建了18种不同类型的层状结构模型。从可比性的角度提出了"砂层系数"这一能直接体现层状结构特征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在既定砂泥比条件下砂层系数对下沉系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二者之间的量化关系。
    煤矿安全
    2014年第11期
    979
  • 作者(Author): 宋世杰, 赵晓光, 王双明, 张勇

    摘要:以榆神矿区大保当普查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区域地质条件和典型钻孔数据资料,针对该矿区主采煤层构建了不同岩土比类型的数值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在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相同的情况下,覆岩岩土比对开采沉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埋深水平下,下沉系数都会随着岩土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随着岩土比的增大,采高对下沉系数的影响程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一般当岩土比为4∶1~8∶1时,采高的变化对下沉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基于数值模拟实验结果,发现超过100 m的巨厚土层具有降低下沉系数的效应。
    免费下载
    煤矿安全
    2016年第05期
    1204
    311
  • 作者(Author): 王双明, 黄庆享, 范立民, 杨泽元, 申涛

    摘要:研究发现,沙漠区植被对地下水水位埋深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揭示了陕北榆神府矿区内合理生态地下水位埋深为1.5~5.0 m,煤层开采的导水裂隙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表生生态退化,控制地下水水位是生态脆弱矿区科学开采的核心。室内模拟实验和开采实践表明,当煤层上覆隔水岩组厚度≥33~35倍采高时,煤层开采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煤层上覆隔水岩组厚度≤18倍采高时,煤层开采会破坏隔水层,导致水位下降;18~35倍采高时,可采取"限制采高"等措施实现保水开采。剖析了煤层、含水层的空间关系,划分了保水开采条件分区,提出了区域采煤方法规划方案,指出以控制地下水水位为目标,以采动隔水层稳定性分区为基础,以采煤方法规划为手段的开采方法是生态脆弱矿区煤炭资源科学开采的有效途径。
    免费下载
    煤炭学报
    2010年第01期
    630
    2232
  • 作者(Author): 王双明, 杜华栋, 王生全

    摘要:通过对神木北部矿区塌陷1,2,5,10 a和未塌陷区植物群落调查和土壤因子的测试,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不同塌陷年限下土壤质量和植被群落结构优劣,同时利用冗余和聚类分析研究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并基于植被—土壤耦合模型判定不同塌陷年限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1采煤塌陷导致土壤质量与植被群落结构退化,随塌陷时间的推移呈自然恢复趋势,但10 a后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因子仍不能恢复至塌陷前水平;2塌陷区土壤有机质、水分和微生物是决定土壤质量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关键因素,土壤硬度、速效养分和酶类是影响植物群落生产力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而全效养分影响力相对较小;3塌陷区植物群落和土壤质量大体经过退化、改善和初步恢复3个不同的演化阶段;4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协调性塌陷2 a后逐渐恢复,但至塌陷10 a仍未达到未塌陷地良好的耦合协调水平。神木北部矿区采煤对生态环境损害具有一定延续性,且生态系统自修复能力较弱,因此减少采动损害、实行自然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应作为该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原则。
    免费下载
    煤炭学报
    2017年第01期
    1578
    647
推荐企业
1
  • 华洋通信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