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矿智能化先进实用技术创新与实践”特刊

来源:智能矿山

行业视野

智能矿山

类别

0个

关键词

41位

专家

12篇

论文

10081IP

点击量

16633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张浪, 姚海飞, 李伟, 杨勇, 孙喜贵, 刘彦青, 郑义

    摘要:矿井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的核心和基础, 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在煤 矿正常生产期间,为保证井下作业空间 风量充足,防止风流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与粉尘浓 度超标,避免火灾、粉尘灾害、瓦斯灾害事故的发 生,须对通风系统进行监测与管控。在矿井发生瓦 斯爆炸、煤尘爆炸、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时, 通风设施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局部风流 状态紊乱,甚至导致整个矿井风流处于紊乱状态, 对灾变风流的应急控制是防止事故损失扩大和避免 中毒、窒息等次生灾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2年第06期
    852
    1001
  • 作者(Author): 张文瑞

    摘要:如果把煤炭比作“工业的粮食”,那么供电就 是煤矿生产的“血脉”,煤矿供电系统是煤矿安全 生产的基础保障系统,是煤矿的动力源泉和安全保 障,供电不安全将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将供电智能化建设作 为核心和基础之一,对于保障煤矿智能化高质量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2年第06期
    653
    1590
  • 作者(Author): 李爽, 贺超, 薛广哲

    摘要:智能化煤矿是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2021年12月 国家能源局印发《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 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验收管理办法》), 为智能化煤矿建设提供了权威、规范的标准,将在 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热情,规范并加 速煤炭行业的智能化建设进程,对于煤炭行业的高 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验收管理办法》将智能化煤矿安全纳入重要 地位,明确提出要建设智能化双重预防机制,实现 灾害综合防治。影响煤矿安全的危险因素众多,且 相互耦合,必须要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同时进行 管控。智能化安全是智能化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智能化矿山建设的优先环节。智能化建设在减人 提效的同时,也应该保证对影响煤矿安全的各个危 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有更加全面、准确、及时的了解 和掌握,使煤矿安全生产逐步走向透明化,为安全 管理创新提供可能。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2年第06期
    671
    2829
  • 作者(Author): 王忠鑫, 田凤亮, 辛凤阳, 宋波, 李杰, 曾祥玉

    摘要:数字技术是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基础, 安全、高效生产是主要推动力。但露天 煤矿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为什 么要建设”“建设什么”“怎样建设”等疑问,根本 原因是无法清晰描述数字技术与露天煤矿建设、生 产、管理等实际活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数字技术 应用场景单一,尚未形成场景生态,从而导致智能 化建设工作的系统性不足、效果不好。场景是露天煤矿智能化实施过程中的最小单 元。一个智能化场景可以依托若干种技术实现,但 如果技术脱离了场景就只是技术,不再具有实际意 义。场景可以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挖掘机远程操 控,也可以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输送带探伤,但不会 是信息物理系统与人工智能。换言之,智能化场景 产生于需求,具象化于技术。 从单一需求的尺度看,露天煤矿各个场景相对 独立,从综合需求的尺度看,各个场景相互依赖、 彼此制约。挖掘机的生产效率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来 提升,但同时也受制于爆破质量,爆破质量可以通过 优化孔网参数来提高,但同时也受制于地质建模的 精细程度,地质建模精细度取决于勘探的精细度。 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日新月异,传统的需求导 向研究范式已不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研究范式的 转移迫在眉睫。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必须以系统科 学为基础理论,构建“场景生态”是关键。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2年第06期
    728
    673
推荐企业
1
  • 广告位咨询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