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洁净煤技术》首发文章推荐—清洁高效燃烧技术

来源:洁净煤技术

行业视野

洁净煤技术

类别

61个

关键词

78位

专家

13篇

论文

1593IP

点击量

197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张驰, 任强强, 韩绍博, 胡玉洁, 崔瑞芳, 李林宣

    摘要:“双碳”背景下对煤炭清洁燃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粉纯化-燃烧是一种新型燃烧技术。为探究反应温度对煤粉纯化反应氮析出与转化特性的影响,在自行搭建的1700℃四温区滴管炉试验台上,设置不同温度条件进行反应。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从900℃提升至1300℃,煤气中H2和CO占比大幅度增加,煤气产率和煤气组分均有所增加;各组分转化率有所增加,N元素转化率从48.26% 跃升至83.14%,相当一部分焦炭N在高温时发生转化,其中大部分N被还原成N2,转化为NH3和HCN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而促进燃烧前燃料N的析出是煤燃烧NOx减排的关键所在,可见纯化反应有潜力与后续燃烧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
    免费下载
    洁净煤技术
    75
    9
  • 作者(Author): 李月娥, 吴彦丽, 郑立星, 闫高程, 张勇

    摘要: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时,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工况,导致烟气温度偏离脱硝装置正常工作区间,出现NOx超标排放问题。本文对燃煤机组的宽负荷脱硝技术进行了梳理,从催化剂侧、喷氨侧、燃烧侧、烟气侧以及给水侧对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低负荷下的脱硝改造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高性能宽温脱硝催化剂替代和智能精细化喷氨是实现SCR优化运行的趋势。从烟气循环、喷枪位置以及宽温助燃剂对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进行改造,三种改造方案均有利于提高机组低负荷时的脱硝效率。SCR+SNCR联合脱硝改造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后能满足机组在30%~100%负荷下的脱硝要求,煤粉炉采用该技术能提高脱硝效率,降低投资成本。臭氧联合SNCR与SCR脱硝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增强脱硝系统对负荷的适应性。
    免费下载
    洁净煤技术
    223
    11
  • 作者(Author): 刘向民, 张津铭, 张涛, 袁天霖, 李惠彦辰, 杨琨, 王长安, 车得福

    摘要:在我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含碳废弃物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流化床掺烧含碳废弃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着重关注了流化床掺烧含碳废弃物的燃烧控制、污染物排放特性以及积灰结渣腐蚀规律,探讨各过程反应机理、分析总结相关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首先,在掺烧燃烧控制方面,增大农林生物质的掺烧比例一般可以提高燃烧性能,而增大污泥的掺烧比例则对燃烧稳定性有不利影响。最佳燃烧工况参数需要考虑燃煤与含碳废弃物双方燃料特征并针对燃料特性的合理配风。其次,在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流化床掺烧相对其他方式较为清洁,但满足超低排放标准需要采取更先进的技术,针对SO2有超细石灰石脱硫技术,针对NOx有多种低氮燃烧技术。最后,在积灰结渣腐蚀方面,掺烧含碳废弃物需要重点关注碱金属和S、Cl元素导致的积灰结渣腐蚀问题,可以通过燃料预处理或添加剂以及控制炉膛温度减缓积灰结渣腐蚀速度,材料方面可以替换耐腐蚀材料或布置耐蚀涂层。对于流化床掺烧含碳废弃物,如何清洁高效地处理含碳废弃物同时最大限度资源化利用,需针对具体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
    免费下载
    洁净煤技术
    143
    78
  • 作者(Author): 朱双, 郭强, 范垂钢, 丁广超, 李松庚

    摘要:在双碳资源背景下,为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采用层燃复合细颗粒煤流化的燃烧方式可提升层燃炉上粗颗粒煤的燃烧效率。为了对这一现象给出理论解释,进行了相关机理实验研究。首先通过管式炉等温燃烧实验验证了复合燃烧方式的可行性:实验通过对比粗细煤混合燃烧与粗颗粒煤单独燃烧时的烟气组分变化、颗粒表面温度、着火时间和燃尽时间等参数,探究流化细煤存在下的燃烧效果;并结合气相和固相侧数据分析分别对照说明了流化细煤的促燃作用。其次,系统地研究了床层温度、细煤占比以及空气风量对粗细混煤燃烧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着火时间、燃尽时间、碳转化率、颗粒表面温度和反应指数,为复合燃烧方式在层燃炉上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此外,为了深入了解煤燃烧难易程度,采用等转化率法对粗细混煤燃烧进行动力学分析。等温燃烧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化细煤存在的情况下,着火时间提前了59%,燃尽时间缩短了26%,燃烧6min后固体失重率高达98%,表现出良好的引燃和促燃效果。因素探究实验显示,燃烧的流化细煤在粗煤周围产生了高温区,粗细煤混合燃烧时在较低工作温度(550℃)下即可快速引燃,最佳细煤占比为33%。增大空气风量能提前着火,并且显著缩短燃尽时间,但较高风速会带来对流冷却。动力学计算给出平均表观活化能为26.37 kJ/mol。
    免费下载
    洁净煤技术
    114
    9
  • 作者(Author): 金则陈, 卢骏营, 胡维杰, 张鹏飞, 周智浩, 李林, 段伦博

    摘要:污泥焚烧处置是实现其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富氧燃烧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CO2捕集技术之一,将污泥焚烧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相结合的污泥富氧燃烧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污泥的清洁高效处理,还可以实现燃烧中的CO2富集。但针对污泥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研究尚不充分,富氧燃烧独特的高O2浓度、高CO2气氛会对污泥燃烧及污染物生成转化特性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在实验室规模的鼓泡流化床反应器上系统考察了O2浓度、床层温度、流化数、污泥粒径和污泥含水率等因素对污泥富氧燃烧特性和氮氧化物排放特性(NO、NO2和N2O)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O2浓度条件下,O2在O2/CO2气氛中扩散速率低于其在O2/N2气氛,污泥颗粒在O2/CO2气氛下的燃烧速率和燃尽特性均弱于其在O2/N2气氛下燃烧;而O2/CO2气氛中燃料氮的转化率低于相同氧浓度的O2/N2燃烧气氛下;随着O2浓度的增加,污泥颗粒的富氧燃烧特性显著改善,但是也导致了更高的NOx排放和燃料氮转化率;污泥含水率的增加可以降低燃尽时间和燃料氮的转化率,床层温度和流化数的增加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污泥颗粒的燃尽时间,床层温度和污泥粒径的增加会提高NOx的排放和燃料氮的转化率,但是流化数的增加会明显降低燃料氮的转化。
    免费下载
    洁净煤技术
    134
    9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广告位咨询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