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垦技术是矿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 的意义,而矿区微生物修复是一个生态持续演变过程,科学评价微生物复垦多年后采煤塌陷区的土壤质量和生态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问题。
为了探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复垦多年后对采煤沉陷区土壤改良的生态效应,科学评价微生物复垦技术在矿区环境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以神东采煤沉陷地 2012 年种植的紫穗槐复垦地为研究区,分析了接菌区和对照区两种不同处理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活性有机碳、高光谱特征及其相互影响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接种 AM 真菌 7 年后土壤质地发生明显变化,土壤中全氮、有效磷和有机碳分别显著提高了 48.3%、17.7%和 31.2%,增加了土壤的含水率;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处理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接菌区土壤脲酶和磷酸酶高于对照区,分别显著提高 28.6%和 50.0%;土壤光谱反射率明显降低,变化最明显的为可见光 655nm 波段,敏感波段为 630~680nm;土壤光谱反射率的降低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土壤碳组分中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机碳及土壤各相理化指标存在很高的相关性,拟合度 R2均高于 0.7,显著性检验概率 P 均远低于 0.01,达到显著水平,可作为 一项指标用来分析光谱特征。
在微生物复垦后,生态效应得到持续改善,运用高光谱识别方法, 可为矿区微生物复垦生态长期效应的快速动态监测提供了更便捷的技术和手段,具有广阔的生态应用前景。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