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论文
期刊
专题
资讯
问答
专家
智库
图表
推荐
视频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群
论文库
专家库
图表
专题
问答
视频
图书
科研智库
资讯
行业新闻
学术会议
展会信息
实验室
投稿
各刊稿件投审编端口
写作指导
关于
平台介绍
出版传媒集团
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首页
>
优先出版
基于气-水两相流的注热CO2增产CH4数值研究
煤炭科学技术
网络首发时间:2023-10-07 15:24:17
132
作者
张林峰
杨艳国
穆永亮
范楠
刘康
姚文军
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
摘要
注CO2增产煤层气技术(CO2-ECBM)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清洁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功能。为研究气-水两相流条件下,在含水煤层中注CO2增产CH4的排采规律以及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不同CO2注入条件对CH4产量、CO2储存和储层渗透率的影响,构建了竞争吸附、温度变化、煤体变形以及水运移的流-固-热耦合模型,通过与现场数据、已有实验以及现有模型的数值解对比证明了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对模型的优势做出具体阐述,随后利用COMSOL开展了CO2-ECB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注CO2可以提升CH4产气速率和产气量,这表明了注CO2增产的可行性。随着CO2持续注入,储层CH4浓度降低,CO2浓度升高,注气井附近温度升高,生产井附近温度降低且从注气井到生产井的温度缓慢下降;注气抽采期间,水相相对渗透率逐渐减小,气相相对渗透率逐渐增大。由于有效应力、基质收缩/膨胀共同作用,储层渗透率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煤层初始含水饱和度越大,CH4产量越低,渗透率下降幅度越小。累计CH4产量最大下降15.19%,忽略煤层中水的影响会高估CH4产量,在进行数值模拟时要考虑煤层水的影响;CO2注入温度与注入压力越大,CH4产量越大,渗透率下降幅度越大。累计CH4产量分别增加13.27%、39.77%,渗透率分别下降20.4%、46.14%,提高CO2注入温度和注入压力有利于提高CH4产量。
关键词
气-水两相流
含水饱和度
注入温度
注入压力
渗透率
文章目录
0 引 言
2-ECBM耦合模型'>1 CO2-ECBM耦合模型
1.1 基本假设
1.2 流体运移控制方程
1.3 应力场控制方程
[18-19]'>1.4 温度场控制方程[18-19]
1.5 孔隙率与渗透率
2 模型验证
2.1 案例1
2.2 案例2
2.3 案例3
3 模型对比及优势
2-ECBM数值模拟'>4 CO2-ECBM数值模拟
4.1 模型及参数
2-ECBM排采规律分析'>4.2 CO2-ECBM排采规律分析
2抽采比对'>4.2.1 常规抽采与注热CO2抽采比对
4.2.2 气体浓度分布
4.2.3 储层温度演化
4.2.4 储层渗透率演化
2-ECBM影响'>4.2.5 煤层中水对CO2-ECBM影响
2-ECBM影响'>5 储层参数对CO2-ECBM影响
2-ECBM影响'>5.1 初始含水饱和度对CO2-ECBM影响
2-ECBM影响'>5.2 注入温度对CO2-ECBM影响
2-ECBM影响'>5.3 注入压力对CO2-ECBM影响
6 结 论
引用格式
张林峰,杨艳国,穆永亮等.基于气-水两相流的注热CO_(2)增产CH_(4)数值研究[J/OL].煤炭科学技术:1-12[2023-10-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31006.1616.001.html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煤炭科学技术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收录期刊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0年期
推荐专家
汪青仓
推荐企业
安科兴业
推荐专题
《洁净煤技术》首发文章推荐—清洁高效燃烧技术
《洁净煤技术》首发文章推荐—CCUS
《洁净煤技术》“煤与新能源”虚拟专题(二)
《洁净煤技术》“煤与新能源”虚拟专题(一)
《煤炭经济研究》 “能源革命下电力新质生产力构成”专题
《工矿自动化》“矿山无人驾驶技术”专题
《洁净煤技术》“碳材料新技术”虚拟专题(一)|虚拟专题
《洁净煤技术》“煤电三改联动” | 虚拟专题
《煤田地质与勘探》“煤地质与碳中和” | 虚拟专题
《能源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
亮点论文
能源结构转型对火电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火电技术进步视角
面向2040年我国碳中和重点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低碳转型视角下火电上市公司电力新质生产力评价
“双基四柱”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创新实践
煤炭微观结构特征对其力学性能、破碎倾向和微尘形成的影响
数智化何以驱动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矿用锚索腐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软煤水力压裂孔周应力的时空演化研究
SLAM 技术及其在矿山无人驾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煤电CCUS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
主办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问提
问答社区(热门)
问答社区(问答专场)
提问
热议话题
问答
推荐专家
活跃用户
煤传媒
时事
科技
事件
煤视界
专家报告
特别访谈
煤炭科普
会议活动
增强素材
技术宣讲
科技创新50强
2017年度
2016年度
2015年度
会员中心
专家
通讯员
普通会员
登录注册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
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