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太原盆地2016年以来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研究
  • 76
  • 作者

    李嘉丽李斌靳一丹赵晓云李自红

  • 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理工大学地震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山西省地震局

  • 摘要
    本文基于山西测震台网数字波形资料,利用P波初动和CAP方法确定了2016年5月至2023年12月间发生在太原盆地的68个2.5级及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近期发生在太原盆地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主要以正断类型为主,兼有一定的正断-走滑及走滑类型,逆断性质类型较少;震源机制P轴方位主要集中在NEE-NE-NEN范围内,区域变化特征明显;T轴方位则集中在NW-NWN,具有较好一致性。基于震源机制解反演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主压应力轴σ1走向45°、倾角79°,主张应力轴σ3走向149°、倾角3°,表明太原盆地整体受控于NW向近水平主张应力及NE向近垂直主压应力,且主压应力轴在平面内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上述结果亦表明,近期该区域构造应力场整体未发生显著变化,继承性特征明显。
  •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P波初动CAP方法区域构造应力太原盆地

  • 文章目录
    1震源机制求解方法
    1.1 P波初动方法
    1.2 CAP波形反演方法
    2地震观测数据
    3太原盆地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
    3.1基于P-波初动的求解结果
    3.2基于CAP方法的求解结果
    3.3震源机制解特征
    4太原盆地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5结论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