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旋卷压扭构造作用控制下煤层气富集地质控制模式——以河西走廊带东部魏家地煤矿为例
  • 7
  • 作者

    王勃 王宁 文建东 徐凤银

  • 单位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甘肃能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摘要
    我国西北地区河西走廊带东部广泛发育的小型断陷含煤盆地,煤层厚度大且变化快,受中新生代陇西旋卷构造叠加影响,煤层气含量分布不均一,治理难度大。以靖远煤田魏家地煤矿为研究区,以煤层气钻井、录井、测井数据及勘探与生产期间获得的构造和水文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研究区煤层气富集特征及其构造控制作用,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受“旋卷挤出效应”和“断层阻挡效应”控制,研究区形成高角度逆断层间夹东西雁列状排列的背-向斜。以F3断层为界,分为西南部压性构造区、东北部压扭构造区,各构造分区煤层含气量整体偏低,但不同构造区煤层气分异现象明显。(2)旋卷压扭构造作用控制下的断层面泥岩涂抹封闭、顶板有效封盖、构造煤吸附性能强且封闭性强是煤层气富集关键控因。(3)本次构建了3种煤层气富集模式:旋扭构造过渡段裂隙闭合区煤层气富集模式、逆断层下盘构造高点煤层气富集模式和向斜核部煤层气富集模式,其中靠近断层位置地层偏转明显,中间位置存在一个旋扭的过渡段,旋卷压扭构造区内过渡段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与裂隙方向组合关系决定了煤层裂隙闭合程度高,煤层气富集。以上认识可以为河西走廊带东部旋卷压扭断陷盆地瓦斯治理和煤层气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 关键词

    旋卷构造煤层气富集模式煤层气分异机制断陷盆地河西走廊带

  • 文章目录


    引言
    1 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背景
    1.2 研究区构造背景
    1.3 研究区地层特征
    2 煤层及煤层气赋存特征
    2.1 煤层赋存特征
    2.2 煤层气赋存特征
    3.影响煤层气的构造参数定量表征
    3.1 断层封堵性定量评价
    3.2 褶皱曲率定量评价
    3.3 构造煤定量评价
    4 煤层气富集地质控因及控气模式
    4.1 控气地质因素相关性分析
    4.2 旋卷压扭构造下煤层气富集控制
    4.2.1 压性构造区煤层气富集控制作用
    4.2.2 压扭构造区煤层气富集地质控制作用
    4.3煤层气富集模式
    5 结论
  • 引用格式
    王勃,王宁,文建东,等.旋卷压扭构造作用控制下煤层气富集地质控制模式——以河西走廊带东部魏家地煤矿为例[J/OL].煤炭科学技术,1-12[2025-01-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50114.1850.002.html.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