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瑾张洲赵利芳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非常规能源地质与开发国际联合实验室
为评价勃利盆地煤岩孔-裂隙特征,通过低温液氮吸附、压汞试验、煤岩显微组分和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扫描电镜试验以及手标本描述等实验测试,对勃利盆地3个矿区15件样品的煤岩孔隙、微裂隙、内生裂隙和外生裂隙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勃利盆地煤岩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含量在80.80%~88.00%之间;壳质组和惰质组含量较少;镜质体反射率在0.77%~1.42%之间;煤岩孔隙以微、小孔为主,孔隙类型为较开放的平行板状孔和圆筒形孔;煤岩中微裂隙较为发育,以张裂隙为主;内生裂隙中端割理线密度为18条/5 cm,面割理线密度为20条/5cm,高度为1~8 mm;外生裂隙以NW向为主。
孔-裂隙特征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压汞实验扫描电镜实验勃利盆地煤层气开发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