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潜江凹陷王场构造区盐间细粒沉积页岩油富集控制因素——以潜34-10韵律为例
  • 作者

    鲍云杰李志明曹婷婷黎茂稳钱门辉蒋启贵刘鹏徐二社陶国亮刘伟新吴世强

  • 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摘要
    为了揭示潜江凹陷王场构造区盐间细粒沉积页岩油富集控制因素,以页岩油兼探井潜34-10韵律系统取心段为研究对象,对典型样品开展了常规热解、多温阶热解、全岩矿物X衍射、抽提物生物标志物、水平与垂向渗透率等分析测试,剖析了王场构造区潜34-10韵律盐间细粒沉积的含油性、不同赋存状态油含量和来源,认为王场构造区34-10韵律盐间细粒沉积页岩油富集受洼陷区成熟页岩油侧向运移供烃、具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岩为一体的泥质白云岩相以及上、下厚层盐岩优越的封盖性能共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王场构造区潜34-10韵律盐间细粒沉积游离烃S1含量在国内外页岩油勘探层系中属最高(平均为12.5 mg/g),油饱和指数OSI(平均为372 mgHC/gTOC)与北美Bakken组中段的油饱和指数OSI相当;盐间细粒沉积的游离油含量显著高于盐内细粒沉积的游离油含量,并且具有异常低的Tmax值(平均为419℃)、异常高的烃产率指数PI(平均值为0.58)、生物标志物参数显示成熟特征以及水平渗透率显著高于垂向渗透率,王场构造区盐间细粒沉积层段游离烃S1主要源自蚌湖洼陷区同一层系侧向运移的油,运移油贡献率达82.5%.
  • 关键词

    页岩油富集控制因素细粒沉积盐间潜34-10韵律王场构造区潜江凹陷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49-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90022);
  • 文章目录
    1 地质背景
    2 王场构造区潜34-10韵律盐间细粒沉积含油性与赋存状态定量评价
    2.1 常规热解游离烃S1与油饱和指数OSI定量结果
    2.2 总含油量与不同赋存状态油定量结果
    3 王场构造区潜34-10韵律盐间细粒沉积页岩油富集控制因素
    3.1 王场构造区潜34-10韵律盐间细粒沉积运移油贡献与页岩油富集
    3.2 王场构造区潜34-10韵律盐间细粒沉积岩相与页岩油富集
    3.3 王场构造区潜34-10韵律盐间细粒沉积盐岩顶底封盖与页岩油富集
    4 结 论
  • 引用格式
    鲍云杰,李志明,曹婷婷,黎茂稳,钱门辉,蒋启贵,刘鹏,徐二社,陶国亮,刘伟新,吴世强.潜江凹陷王场构造区盐间细粒沉积页岩油富集控制因素——以潜3~4-10韵律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1,50(06):1119-1133.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