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炭自动化智能化采掘技术与装备

来源:《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第9期

煤炭自动化智能化采掘技术与装备技术专题,发表于《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第9期,共有论文23篇。

行业视野

智能化

类别

86个

关键词

53位

专家

22篇

论文

24039IP

点击量

18512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卢熹, 李鹏波

    摘要:针对华亭煤田冲击性巷道锚索断裂、锚杆退锚等支护难题,分析可知华亭煤田现有的锚杆支护长度小于松动圈范围,锚索长度约为锚杆的3.5倍,在冲击性巷道中锚杆和锚索无法良好的匹配,是造成巷道失稳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锚索所承受的系统动能和应变能随锚索长度缩短而减小,适当增加锚杆长度同时减小锚索长度,与现场巷道松动区和塑性区范围相适应,可以使锚杆和锚索匹配良好。进而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锚杆长度从2.4 m增加到2.8 m,间排距缩小为0.7 m×0.8m;锚索长度从7.3、8.3 m减小到6.5 m,间排距缩小为1.0 m×0.8 m,并增加让压环和球形垫板等让压装置,根据现场观测可知该支护方式有效控制巷道变形,基本消除了锚索断裂和锚杆退锚的现象。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14年第09期
    611
    595
  • 作者(Author): 冯旭海

    摘要:为了满足深井巷道高压地面预注浆技术对加固材料性能的要求,解决普通单液水泥浆易沉淀、扩散性差、初凝时间短等问题,结合工程应用情况,对新型水泥基注浆加固材料性能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稳定性、延长初凝时间。以水灰比1∶1浆液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缓凝剂、稳定剂筛选复配试验,选定了2种复合外加剂,使改性浆液的黏度达到25 s以上,初凝时间最长超过32 h,结石体的微观结构较改性前更为致密,28 d抗压强度与单液水泥浆基本一致,应用于深井巷道地面预注浆加固取得了良好效果。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14年第09期
    1182
    769
  • 作者(Author): 张金虎, 王国法, 侯刚, 李占平, 佟友

    摘要:为得到神东矿区北部中等埋深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及分析支架适应性,对布尔台煤矿42102-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及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观测,计算得到该工作面顶板结构及运动特征参数,提出了考虑支架实际使用效果的"三因素法",即从"支"、"护"、"采"三方面评价支架适应性,应用岩石自重经验估算法、实测支架循环末工作阻力加1倍均方差和传递岩梁理论这3种方法,计算得出该工作面的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均为16 000 kN,应用结果表明:现有ZY10800/28/63支架工作阻力过小不能适应该矿中等埋深大采高的开采条件,须重新选择合理支架。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14年第09期
    780
    651
  • 作者(Author): 符利军

    摘要:为保证主运输大巷掘进过程中小倾角安全贯穿主斜井,采用现场分析和ABAQUS数值模拟的手段,对主运输大巷小倾角贯穿主斜井综合掘进与支护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主斜井与主运输大巷采取分段掘进与支护的措施,针对贯穿主斜井期间不同区段分别采取锚网(索)喷支护、工字钢支架和钢筋混凝土联合支护、高性能锚网架喷支护、高性能预应力螺纹钢锚杆、预应力锚索、金属网、钢筋托梁、底板梁复合支护等措施;并对主斜井不同区段分别采取预应力锚索预加固、底板梁与底板锚杆联合预加固、矿用工字钢支架进行加固、高性能锚网架喷预加固措施。该支护措施保证了主运输大巷安全掘进及主斜井围岩稳定,实现了主运输大巷顺利小倾角贯穿主斜井。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14年第09期
    649
    533
  • 作者(Author): 唐佐胜, 张秉钊

    摘要:为了防止红会四矿4701综放工作面跨空巷回采过程中出现空巷冒落、架前冒顶等事故,确保工作面回采过程支护及时到位。通过建立工作面正常推进及工作面渐近空巷时的支架力学模型,研究了支架在正常推进过程和渐近空巷时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工作面过空巷时支架工作阻力将增大,一般为正常周期来压的1.5~2.0倍;通过采用架设木垛和充填矿渣相结合的超前支护空巷方案,采取板梁垫底、工作面伪斜开采、加快推进速度、控制工作面过空巷段时的放煤量、带压擦顶移架等综合技术措施,能较好地控制空巷段围岩的变形,确保了综放工作面跨空巷的安全回采。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14年第09期
    683
    539
  • 作者(Author): 王国法

    摘要:针对煤矿综采自动化技术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分析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阐述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概念与关键技术特征,介绍综采成套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最新技术发展成果,剖析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开采的主要技术难题、制约因素及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综采成套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方向和技术途径。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14年第09期
    1307
    1142
  • 作者(Author): 张良, 李首滨, 黄曾华, 王旭鸣

    摘要:针对目前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的概念、可行性及实现方式等存在争议的现状,提出了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的内涵,并阐明了工作面无人化与工作面智能化、自动化等内在联系与区别;分析了影响无人化开采的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并提出了无人化开采需经历遥控型无人开采和智能型无人化开采2步走的技术路线。通过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中厚偏薄煤层无人化开采的试验,证明了遥控型无人开采是实现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的有效手段,具有在薄及较薄地质条件较好的工作面推广的应用价值。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14年第09期
    1154
    1033
  • 作者(Author): 宗伟林, 陶洪钧, 王琪, 杜向阳, 陈硕, 姚乐, 赵星杰

    摘要:针对大功率掘进机工作时其周边作业人员无意识进入掘进机危险区域以此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引发人身安全事故的问题,开展掘进机危险区域报警系统的研究。该系统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利用低频电磁波作为测距媒介,采用检测电磁波强度及三边定位算法确定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并判断是否在危险区域。系统选择STM32F103嵌入式ARM作为控制芯片,由安置在掘进机上的集中式数据处理装置和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监测装置2部分组成。通过对样机的模拟试验测试,在0.5~4.0 m内人员定位判定平均误差为4.3%,实现了危险区域的定位与报警。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14年第09期
    727
    539
推荐专家
2
推荐企业
1
  • 华洋通信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