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TOP50|《煤炭科学技术》2020—2023年发表论文高被引(WOS数据库)

来源:煤炭科学技术

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数据服务平台,收录了12000多种世界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WOS收录了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并按照被引作者、出处等编制成引文索引,是获取全球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

被引频次是衡量科研文献内容质量与创新性的重要标志。据统计,截至2023年5月底,《煤炭科学技术》刊登论文中共有2787篇论文被WOS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引用,总被引频次达到7400余次。《煤炭科学技术》编辑部整理了在WOS中被引TOP50的论文(2020—2023年发表),为相关科研人员进行研究提供参考。

行业视野

煤炭科学技术

类别

201个

关键词

178位

专家

50篇

论文

57334IP

点击量

86884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程远平, 周红星

    摘要: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是突出煤层2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的关键环节,对确定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的确定,包括地应力指标和瓦斯指标,是通过现场反复测试、试验确定的;而现今的突出防治管理模式不支持这种方法,故只能采取实验室试验研究,主要是针对瓦斯相关指标的研究,结合部分现场验证来确定。选取大隆矿12煤、芦岭8煤、祁南3煤、朱仙庄10煤、童亭7煤和新景3煤等6个煤样,煤种涉及中等变质程度的气肥煤到高等变质程度的无烟煤,试验研究了各煤样瓦斯压力P与瓦斯含量W,瓦斯压力P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Δh2,以及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与Δh2之间的关系规律。结果表明:突出预测的瓦斯指标之间具有单值对应关系,但各煤样的这种对应关系是变化的,国家相关标准给出的突出预测指标建议临界值之间并不对应,也不能完全反映煤层的实际突出危险性与突出严重程度,不同变质程度煤层很难存在统一的临界值;应用煤层瓦斯相关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突出煤层的实际,如始突深度、突出动力现象、钻孔动力现象等,可间接确定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临界值。同时,未来精细化的突出防治对突出预测敏感指标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包含反映地应力状况、小构造影响下煤层赋存、预测煤层潜在突出强度的指标,以及适应突出灾害差异性的新突出预测方法及措施效果检验方法。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21年第01期
    729
    1163
  • 作者(Author): 黄艳利, 王文峰, 卞正富

    摘要: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接续区和战略性储备区,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煤基固废合理处置与资源化问题是制约矿区环境保护的难题之一。总结分析了新疆煤基固废的理化特征和分类形式及其产生的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吐哈、准噶尔、伊犁、库拜四大煤田产生的煤基固废的理化特征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以低阶烟煤为主的低变质煤田区域的煤矸石多以砂岩、黏土岩、钙质岩为主;通过对典型煤基固废的综合评价,提出了新疆煤基固废梯级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布局模式;提出了以煤基固废的就地充填为基础,协同发展保水开采、净水开采、储能开采等煤基固废利用的新方法,探讨了煤基固废-电-化、煤基固废-电-建等高附加值开发利用产业布局模式,详细阐述了煤基固废的发电利用、建材利用、化工产品制备、充填处置及工程填料等方面综合资源化利用方法的原理和技术路线,提出了以合理处置矸石和水资源保护为目标的煤炭资源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研究成果对新疆地区优化煤炭产业布局、煤基固废梯级资源化利用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21年第01期
    967
    1300
  • 作者(Author): 于昊辰, 卞正富, 陈浮, 牟守国

    摘要:当前“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理念对矿区生态系统性修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对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退化内涵缺乏科学界定,诊断标准不一,调控目标值得商榷。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概念,辨析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内涵特征;剖析了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因素,提出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受外界扰动压力、环境支撑力、生态系统恢复力、人为提升力等4项因素共同作用。明确了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标准,包括:归纳了以历史时期状态、周边稳定生态、人为定义标准等3类参照系,总结了基于试验测试、遥感监测、数值模拟的诊断方式,分析了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退化诊断时间选取与监测频次。随后,辨析了不同采矿方式对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扰动过程,由此揭示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3个阈值,并判定关键环境要素损伤以及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可逆性。分析表明,末端治理的老路已不能适应绿色发展的需要,“主动性采前预防、联动型动态监测、系统性生态修复、多元化修复治理”的调控策略可为矿山土地生态系统全面系统修复提供服务。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20年第12期
    588
    521
  • 作者(Author): 王步康

    摘要:“采掘失衡”是影响煤炭开采效率的主要原因,通过回顾煤岩截割理论与截割机构的发展历程,归纳了镐型截齿截割机理与截割滚筒研究现状与进展。介绍了地质条件、掘进装备、掘进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的掘进装备与掘进工艺发展现状,通过对当前悬臂式掘进机、掘锚一体机等煤矿巷道主力掘进装备及其配套工艺的研究,分析了掘进技术装备与工艺在提高巷道掘进效率中产生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比国内外掘进装备技术标准,指出标准的缺失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炭掘进技术与装备发展的重要因素,可通过国际对标,解决掘进技术装备可靠性问题。在总结掘进技术与装备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市场需求、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现状,从巷道掘进基础理论研究、装备智能化与成套化、掘进机器人、现代感知技术等层面,预测了掘进技术与装备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20年第11期
    1071
    1480
  • 作者(Author): 侯竟, 于昊辰, 牟守国, 卞正富

    摘要:煤炭开采严重损坏生态环境,诊断土地退化是建设绿色矿山的关键前提。为探究西部煤矿区煤炭开采对土地退化的影响,从北方草原区、黄土高原区、西南山地丘陵区、西北干旱区中选取12个典型煤矿区,以土地损毁、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沙漠化/石漠化、土壤侵蚀为评价指标,依据生态环境特异性确定不同区域的权重值,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将西部煤矿区土地退化程度分为重度退化、轻度退化、稳定区、轻度改善、重度改善5个等级,并探讨西部煤矿区土地退化状况、煤炭开采与年降水量对矿区土地退化的驱动影响。结果表明:①2013~2017年期间,北方草原和西南山地丘陵煤矿区土地退化程度略严重,但改善状态良好;黄土高原煤矿区生态稳定;西北干旱煤矿区改善趋势明显。②井工矿山极重度损伤面积平均5.61%,露天矿山平均36.44%,露天开采较井工开采对地表损伤更严重;露天矿山重度退化面积占该区域13.58%,大于井工矿山的8.27%;井工矿山的轻度退化面积占该区域30.49%,大于露天矿山的15.08%,露天开采对土地退化影响严重,但影响范围小,井工开采对土地退化影响较轻,但影响范围大。③矿区尺度土地退化主要受降水驱动,而矿山尺度退化区域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为采矿扰动。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20年第11期
    483
    503
  • 作者(Author): 韩佳明, 高举, 杜坤, 陈梦圆, 蒋斌斌, 张凯

    摘要: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是煤炭绿色开采过程中的难题,煤矿地下水库可有效保护矿井水和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为阐明煤矿地下水库水体净化机理,测定了神东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原位进出水水样水质指标,结合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与舒卡列夫分类、Piper三线图等水化学分析方法和离子比值法,分析了地下水库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自净化效果显著,出水的固体悬浮物、浊度、电导率和溶解性总固体等指标明显降低,化学需氧量、Fe3+、Mn2+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42%、89%、94%;水化学类型由进水的Ca2+·Na+ - Cl-·SO42-型逐步向出水的Na+·Ca2+- Cl-·SO42-型转变,水库净化过程中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溶滤作用、混合作用、外界干扰、阳离子交换等均会影响地下水库水质的净化过程,其中溶滤作用起主导作用;水体中Na+、Ca2+、Mg2+主要来自硅酸盐矿物的溶解。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20年第11期
    259
    400
  • 作者(Author): 韩佳明, 高举, 杜坤, 陈梦圆, 蒋斌斌, 张凯

    摘要: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是煤炭绿色开采过程中的难题,煤矿地下水库可有效保护矿井水和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为阐明煤矿地下水库水体净化机理,测定了神东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原位进出水水样水质指标,结合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与舒卡列夫分类、Piper三线图等水化学分析方法和离子比值法,分析了地下水库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自净化效果显著,出水的固体悬浮物、浊度、电导率和溶解性总固体等指标明显降低,化学需氧量、Fe3+、Mn2+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42%、89%、94%;水化学类型由进水的Ca2+·Na+ - Cl-·SO42-型逐步向出水的Na+·Ca2+- Cl-·SO42-型转变,水库净化过程中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溶滤作用、混合作用、外界干扰、阳离子交换等均会影响地下水库水质的净化过程,其中溶滤作用起主导作用;水体中Na+、Ca2+、Mg2+主要来自硅酸盐矿物的溶解。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20年第11期
    259
    400
  • 作者(Author): 刘大锰, 刘正帅, 蔡益栋

    摘要:煤层气成藏机理及形成地质条件研究对合理评估煤层气资源和指导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煤层气成藏是煤层气在含煤盆地生成、赋存、运移和保存的动态地质演化过程,每个阶段均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从煤层气成藏过程和流体特征角度出发,依次总结煤层气成因机理、煤层气储集及运移机理和煤层气藏形成地质条件。结果表明:丰富的有机碳是煤层气形成的物质基础,生物成因煤层气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煤层中微生物群落特征,热成因煤层气的形成依赖于煤变质程度;吸附解吸机理是研究煤层气储集的基础理论,固-液吸附解吸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含水煤层气体吸附解吸现象;扩散机理和渗流机理是煤层气运移的微观理论,基于时间变化的扩散模型和非达西渗流模型更适合解释我国低渗储层煤层气的运移过程;煤层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归纳为沉积条件、构造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沉积条件控制煤岩组成、煤层厚度和顶底板特征等影响煤层气的成藏过程,构造条件通过构造活动、煤层埋深、岩浆活动和构造类型等影响煤层气的成藏过程,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成藏具有双重作用。总之,我国含煤盆地地质构造复杂,煤层气成藏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煤层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应结合煤层沉积埋藏史、热演化史、构造演化史和地层水动力特征。
    免费下载
    煤炭科学技术
    2020年第10期
    713
    2227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