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知识图谱的地下压缩空气储能研究进展
  • 25
  • 作者

    葛鑫博 黄俊 赵同彬 马洪岭

  • 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摘要
    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CAES)作为一种大规模长时性物理储能技术,以其运行寿命长、储能规模大、响应速度快等显著优势,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缓解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展现出重要作用,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研究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85-2023年地下CAES领域的相关文献,利用VOSviewer、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软件和Origin软件,回顾了地下CAES的研究背景,并对科学生产力量、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内容涵盖从盐穴到人工硐室再到废弃矿井等多种储气方式,揭示了地下CAES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研究表明,地下CAES在“双碳”目标和现代化国家能源布局升级的推动下,发展势头强劲,新型储气方式不断涌现,包括盐穴、人工硐室、废弃矿井、枯竭油气藏和地下含水层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盐穴、人工硐室和废弃矿井三种储气方式,盐穴储能因其低渗透率、优异的流变性和自愈能力,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方向。人工硐室则以密闭性好、承压能力强而逐渐受到重视,但其建库成本和技术难度较高。废弃矿井以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成本低廉成为潜在储能方案,但在气密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突破。从科学网络视角分析,我国地下CAES研究团队已形成显著的国际影响力,但学者间的合作多集中于同一机构或课题组,跨机构协作有待加强。未来需强化学术合作网络,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政策层面,我国已逐步建立支持CAES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相关政策激励将进一步促进地下CAES的规模化发展。总体来看,地下CAES技术将在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储备能力、保障能源战略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科学知识图谱盐穴人工硐室废弃矿井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源检索
    1.2 研究方法
    2 地下压缩空气储能回顾分析
    2.1 发展内涵
    2.2 期刊分布
    2.3 基金项目资助
    3 科学网络力量
    3.1 机构生产力
    3.2 国家生产力
    3.3 作者生产力
    4 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
    4.1 研究热点
    4.2 演化趋势
    4.2.1 盐穴
    4.2.2 人工硐室
    4.2.3 废弃矿井
    5 我国地下压缩空气储能政策研究
    6 结论
  • 引用格式
    葛鑫博,黄俊,赵同彬,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地下压缩空气储能研究进展[J/OL].煤炭科学技术,1-24[2025-01-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50121.0945.001.html.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