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全部
论文
专家
专题
问答
视频
资讯
图书
图表
专利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群
论文库
专家库
图表
专题
问答
视频
图书
科研智库
资讯
行业新闻
学术会议
展会信息
实验室
投稿
各刊稿件投审编端口
写作指导
关于
平台介绍
出版传媒集团
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首页
>
论文库
微细粒煤泥水沉降特性及机理研究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3年第10期
97
作者
武磊
闫立峰
刘珍
董学亮
单位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李村煤矿
摘要
以山西某选煤厂的微细煤泥水为试验对象,对煤泥进行了粒度组成和矿物组成分析,煤泥粒度较细,90%分布在49.5μm以下,含有大量的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导致煤泥沉降困难。研究不同药剂类型和用量条件下凝聚剂、絮凝剂以及联合作用时对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及絮团粒径、分形维数和絮凝效果之间的关系。煤泥沉降试验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单独使用时,随着APAM分子量的增加,初始沉降速度逐渐增大,上清液浊度降低。APAM和凝聚剂聚合氯化铝(PAC)联合使用时,沉降效果显著提高。当APAM的添加量为80 g/t, PAC添加量为200 g/t时,煤泥沉降效果最好,此时初始沉降速度为6.8 mm/s,上清液浊度为226.4 NTU,分形维数为1.79。在试验研究的范围内,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上清液浊度逐渐降低,初始沉降速度增加。
关键词
煤泥水
沉降特性
絮凝
凝聚
分形维数
研究
文章目录
1 试 验
1.1 试验材料与药剂
(1)试样制备。
(2)试验药剂配制。
1.2 试验方法
(1)矿物组成分析。
(2)粒度组成分析。
(3)沉降速度分析。
(4)上清液浊度分析。
(5)絮团图像分析。
2 煤泥水性质
2.1 煤泥粒度组成分析
2.2 煤泥物相与成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絮凝剂分子量及用量对煤泥沉降的影响
3.2 混凝沉降试验
3.3 絮团分形维数分析
3.3.1 不同分子量絮凝剂对絮团分形维数的影响
3.3.2 絮凝剂与絮凝剂联合使用对絮团分形维数的影响
3.4 絮凝沉降机理
4 结 语
引用格式
武磊,闫立峰,刘珍等.微细粒煤泥水沉降特性及机理研究[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3(10):5-10.DOI:10.16200/j.cnki.11-2627/td.2023.10.002.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oal Processing &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23年10期
推荐专家
宫传刚
推荐企业
转化果(图文)
推荐专题
《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矿隐蔽灾害探查与治理地质综合保障技术”虚拟专题
《煤炭科学技术》“中国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专题
《智能矿山》"数字岩石力学"专题
《煤田地质与勘探》“定向钻进技术、装备及应用”虚拟专题
《煤田地质与勘探》“矿井水害防治、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虚拟专题
《能源环境保护》厌氧创新技术与资源化应用·虚拟专题
《矿业科学学报》“矿井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专题
《洁净煤技术》2023—2024年度高影响力论文Top20
《洁净煤技术》“光煤互补”虚拟专题
碳新篇:女性科学家的能源探索专辑
亮点论文
重大进展特刊┃天玛智控:薄煤层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
网络首发||瞿赞研究员:CVOCs对吸附剂低温吸附零价汞的影响
《煤炭经济研究》2025年第2期 | 王建良编委:统一框架下不同净零氢气生产途径成本比较研究
【重点论文推荐】刘建功教授:煤矿立体生态矿山建设技术研究
“卓越科学家”专题丨岳建华教授: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模拟及其应用
郭涛副研究员:中国南方煤层气主要地质特点、勘探开发进展及策略
金丹副研究员:随掘地震实时采集数据同步时差校正方法
王红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地层特征及页岩气富集段分布
网络首发||曾宪海教授:糠醛催化加氢制备下游醇类产物
《煤炭经济研究》2025年第2期 | 刘满芝编委:补贴退坡下新能源汽车发展演化博弈研究
主办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问提
问答社区(热门)
问答社区(问答专场)
提问
热议话题
问答
推荐专家
活跃用户
煤传媒
时事
科技
事件
煤视界
专家报告
特别访谈
煤炭科普
会议活动
增强素材
技术宣讲
科技创新50强
2017年度
2016年度
2015年度
会员中心
专家
通讯员
普通会员
登录注册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
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