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专栏(论文版)

来源:中煤知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特设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专栏”。本专栏旨在集中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对煤炭行业发展的关心与指导,及时传达总书记的最新指示和批示内容,为煤炭行业从业者提供权威、准确、全面的政策导向和行动指南。

专栏将紧密围绕煤炭行业的中心工作,聚焦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关键领域,系统梳理和呈现总书记的重要观点和具体要求。通过专栏,广大煤炭行业从业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总书记的战略思考,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凝聚共识,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本专栏还将注重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及时反映煤炭行业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为行业内外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我们坚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专栏”将成为煤炭行业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阵地,为推动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欢迎广大煤炭行业从业者积极关注、踊跃参与,共同推动煤炭行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行业视野

社会科学

类别

924个

关键词

661位

专家

482篇

论文

108838IP

点击量

54575次

下载量
  • 作者(Author): 黎远波, 汪梦妤, 殷开达, 张林达

    摘要:项目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以项目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方法,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法。在改革创新实践中,其遵循以教学专题为主线、以教学项目为驱动、以经典著作为支撑、以项目团队为主体的“四维”理论逻辑,呈现出涵盖运行方式、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运行规律的“四部”运行机理,形成了闭合项目启动、项目策划、项目执行、项目检测与控制和项目评价的“五步闭环”实施路径。进一步强化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将有效增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活力,并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第03期
    3
  • 作者(Author): 赵红灿, 孟凡昌

    摘要:培养时代新人是党从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确定的战略任务,探析其基于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培育路径,必须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的要求,不断增强系统思维。系统认识上,要综合我国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思想演进脉络、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人的实践生成意蕴、中国共产党为未来“育新人”的不懈追求的多维视角,系统形成时代新人核心素养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观。实践探索上,要按照时代新人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分科知识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问题聚焦、教育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的融合逻辑、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过程分析,明晰时代新人核心素养“五育融合”培育的建设理路。路径建构上,系统集成激发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的协同育人效能,通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复合教育主体观念;尊重学生主体价值,激发学生内在成长成才动力;因势而新优化环境,强化数据赋能育人作用,建立健全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03期
    113
  • 作者(Author): 周显信, 赵博, 刘儒恒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内外两方面的严峻挑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全力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基本经济制度等举措来推动社会革命;通过理论学习、打击贪腐、作风建设、增强本领等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构建了理论武装、历史使命、价值目标、治理主体、内政外交五个方面协同的有效路径,维护了政权稳定,促进了社会发展,对新时代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镜鉴价值。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03期
    153
  • 作者(Author): 屈婷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问题。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为把握社会文明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基本依据。中国共产党不断加深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认识,促使其重心由社会客体文明建设转向社会主体文明提升。面向新发展阶段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应以文化建设为路径,着力抓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群众性文明工程创建,重视网络文明建设等四方面工作,扎实推进文化成果和精神文明财富的客体主体化进程,促进人的文明与人的现代化,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03期
    91
  • 作者(Author): 王新建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崭新论断,形成与毛泽东“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这一重大论断跨越时空的回响,擘画出百年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伟大事业时空赓续的“历史原像”和时代风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而“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本质内涵的指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的伟大历史之约,他和他的后继者都给予了庄严的历史之诺。在这种历经百年的时空回响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性宣示,再一次把中国共产党人置于“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与实践证成的新时代坐标之中,并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03期
    176
  • 作者(Author): 杨征, 乔永力, 王小勇, 李明忠, 张金虎

    摘要: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强 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 方向发展。”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炭工业需 要在全面落实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能源体 系中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适应煤炭消费需求的 不确定性。当前,我国煤层赋存条件的复杂化导 致煤矿发展不平衡,如何实现“非优质”资源的 安全、高效和高产,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 特厚煤层依托厚度优势实现了年产千万吨,但2~ 3 m中厚煤层在我国分布广泛,其赋存条件的天然 劣势导致无法实现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的目标。除 此之外,建设超长工作面的提升空间与高产需求巨 大,21世纪初,中厚煤层工作面产量一般低于60 万t/a;近10年来,济二煤矿、柠条塔煤矿、榆家 梁煤矿在中厚煤层实现年产100万~300万t;榆神 矿区5层主要可采煤层1/2以上区域均赋存大量中厚 煤层。
    免费下载
    智能矿山
    2023年第02期
    702
    402
  • 作者(Author): 徐闻浓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同体。时代融涵性、问题指向性、理论创新性、现实建构性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时代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作出的原创性论断,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位的文化认知,确立以“人”为主体的文化条件,捍卫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利益需要的文化生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客观的历史演绎基础和条件,有其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这其中,红色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处处展现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战天斗地大无畏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一切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事业追求的价值观。这“三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观”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提供了具体的考量标准和评价尺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02期
    99
  • 作者(Author): 张倩, 杨毅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同体。时代融涵性、问题指向性、理论创新性、现实建构性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时代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作出的原创性论断,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位的文化认知,确立以“人”为主体的文化条件,捍卫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利益需要的文化生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客观的历史演绎基础和条件,有其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这其中,红色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处处展现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战天斗地大无畏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一切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事业追求的价值观。这“三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观”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提供了具体的考量标准和评价尺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02期
    154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