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赤泥-偏高岭土-硅灰-水泥-脱硫石膏多元堵漏风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15
  • 作者

    付明明 王梦瑶 刘亚楠 陈璐

  • 单位

    山东航空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摘要
    针对煤矿采空区漏风带来的有氧灾害问题,从落实减排固碳战略,综合利用工业固废的角度出发,选择以赤泥、水泥、偏高岭土等为主要材料等制备新型多元体系胶凝材料(R-M-S-C-D)并开展堵漏风性能研究。以水灰比、赤泥与偏高岭土比例、硅灰掺量和脱硫石膏掺量为变量,设计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进行胶凝材料流动度测试,开展抗折实验、抗压实验以及孔结构特征、胶凝材料产物成分、产物官能团和形貌特征等微观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减水剂作用下,新型多元体系胶凝材料最佳配合比为水灰比0.5、赤泥掺量18%、偏高岭土掺量18%、脱硫石膏掺量6%、硅灰掺量8%、水泥掺量50%,此时新型多元胶凝材料性能最优,抗折强度达到7.53MPa,抗压强度达到28.87MPa,孔隙率为17.89%。经XRD分析得出多元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包括Ca(OH)2、CaCO3、水化硅酸钙凝胶(C-S-H)等凝胶和结晶;FTIR分析表明材料中Si-O键和Al-O键增多;TG分析得出,在30℃到200℃区间内水化产物中的结合水质量损失较大,表明R-M-S-C-D中生成大量的凝胶和结晶;SEM扫描观察到大量网状或团簇状凝胶和钙矾石等结晶。在碱和硫酸盐的协同激发作用下,胶凝材料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C-S-H)、水化硅铝酸钙凝胶(C-A-S-H)、钙矾石等产物,它们起到了很好的骨架支撑作用和孔隙填充作用,同时优化了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该研究表明以赤泥-水泥为基体的固废新型体系对煤矿堵漏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赤泥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孔隙结构堵漏风

  •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表征方法
    1.3.1 力学性能测试
    1.3.2 孔结构分析
    1.3.3 XRD测试
    1.3.4 FTIR测试
    1.3.5 SEM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力学及流动度测试
    2.1.1力学性能分析
    2.1.2流动度测试
    2.2微观表征及形成机理
    2.2.1多元体系胶凝材料的孔结构分析
    2.2.2多元体系胶凝材料的XRD分析
    2.2.3多元体系胶凝材料的FTIR分析
    2.2.4多元胶凝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2.2.5多元复合胶凝材料的热重分析
    2.2.6多元体系胶凝材料的形成机理
    3 结论
  • 引用格式
    付明明,王梦瑶,刘亚楠,等.赤泥-偏高岭土-硅灰-水泥-脱硫石膏多元堵漏风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OL].煤炭学报,1-10[2025-01-24].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2024.1080.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