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作者(Author):马海涛,徐楦钫

    摘要(Abstract):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重点取决于城市群的发展质量及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对2016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及内部所有地级城市进行高质量发展评估,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中下游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高于中上游城市群;②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中存在"中部塌陷",处于中部地区的中原和晋中城市群多个维度上低于东西部城市群;③城市群内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核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外围城市;④行政等级高和区位条件好的城市往往拥有较高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受所处黄河位置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认为,黄河流域城市群应该加强核心城市对城市群整体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城市群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影响带动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 作者(Author):赵明亮,刘芳毅,王欢,孙威

    摘要(Abstract):文章利用黄河流域65个重点城市2001—2017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非径向、非角度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L指数,测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区位、时期差异特征,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①2001—2010年,上游城市增长动力源于绿色技术效率,中下游城市源于绿色技术进步,2011年以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②从全样本回归结果看,FDI全时段、第二阶段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第一阶段正向影响源于绿色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阶段的影响系数略小,且对绿色技术效率的影响为负。③上游城市FDI在全时段、第一阶段影响为正,中下游城市在全时段、第二阶段影响为负,环境规制有正向影响,绿色技术效率提升仍是短板。相应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优化要素配置,注重规模效应,着力提升绿色技术效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制定差异化引资战略,提高FDI质量和水平;健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监控机制,保障经济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加强绿色科技研发、提高投资成效和金融服务水平。
  • 作者(Author):凌文,李全生,张凯

    关键词(KeyWords):氢能全产业链,碳中和,碳达峰,制氢,供氢,用氢

    摘要(Abstract):本文从“双碳”目标背景和氢能在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出发,系统梳理了全球氢能产业的进展情况,从氢能产业规模、产业特点、产业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氢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氢能产业战略布局不断强化,氢能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逐步开展,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但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同质化苗头显现、产业链尚未打通且应用场景单一等挑战。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制氢、储氢及用氢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氢能全产业链的试点示范与推广,提升氢能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进而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摘要(Abstract):高效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发展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管理至关重要。水性可充电电池因为其低成本、易制造、安全性高以及环境友好,被认为是最具可持续发展的电池技术。然而,目前还存在水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较窄、电极材料不稳定、枝晶生长不可控、循环寿命较差等问题,这严重限制了兼具稳定性与高安全性的高能水电池发展。本文总结了水性可充电电池当前和未来面临的科技挑战,包括水性Li/Na/K/Mg/Ca/Al/-ion电池,水性液流电池和光响应电池。此外,研究还讨论了这些电池发展的潜在方向和前景。最后,考虑到各种技术及其相关的技术挑战,研究描绘了2022年水性电池发展路线图。
  • 摘要(Abstract):软体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个新兴领域,专注于设计具有有效人机交互、高一致性和环境适应性的软机器和设备。传统的硬质材料机器人已经实现了精密度和准确度,但在可达性、适应性、自由度和安全交互方面存在不足。此外,软体机器人通过模仿它们的运动模式来模仿生物的行为。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或运动是通过软体执行器实现的,软体执行器是软体机器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对六种驱动方法的演变进行了全面回顾。用于设计和制造软机器人的各种方法,例如气动、形状记忆合金、介电弹性体、过去十年中报道的化学反应强制、气动和磁流变弹性体驱动方法。此外,这些方法的进步已按时间顺序针对效率、功率要求、频率和可能的应用等参数进行了严格讨论。还讨论了未来软机器人技术进步的挑战和方向,以实现软机器人在实时环境中的卓越性能。我们相信,这对于年轻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完整的评论综述,可以帮助他们从性能、应用和效率的角度了解该领域是如何发展的。
  • 摘要(Abstract):  在本期《科学》特刊中,1篇《视角》和4则《评论》重点介绍了草类未被意识到的价值;草类是一种高度多样化的植物集合,它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和资源。草原生态系
  • 作者(Author):易学睿,王强,田华,陶怡,步学朋,柯彦,刘 蕾

    关键词(KeyWords):现代煤化工, 产业, 布局, 煤炭

    摘要(Abstract):作为资源驱动型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均以煤炭资源为出发点。中国现代煤化工项目分布呈现“西多 东少、北多南少、煤炭产区多消费市场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产能远离消费市场,增加的运输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制油气和 煤制化工品的竞争优势。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统筹区域资源供给、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因素,结合全国 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按照生态优先、有序开发、规范发展、总量控制的原则,科学规划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 “十四五”布局。
  • 摘要(Abstract):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永教授团队采用用最新的“三温模型+热红外成像”方法在野外对毛乌素沙地采煤沉陷区和非沉陷区地表裸露土壤蒸发及主要生态修复树种的蒸腾进行了观测,量
  • 摘要(Abstract):  2021 年以来,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与国际油价的反弹和不断攀升,全球油气供需失衡的态势得以扭转,全球油气开发形势呈现出复苏的局面,同时全球各资源国油气财税
  • 摘要(Abstract):  8月14日,来自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等10个单位的14位科研人员联合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华洋通信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