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作者(Author):严晓辉,高丹,李艳杰

    关键词(KeyWords):京津冀,能源革命,协同发展,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摘要(Abstract):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三地能源生产、消费和结构比例的演变过程,认为京津冀地区的能源供需总体呈现偏紧的局面,虽然区域内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但是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效率总体有待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六年多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但形势仍然严峻。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和血液,同时又与环境密切相关,推动能源革命势在必行。为更好推进京津冀区域能源革命,研究建议:要继续做好节能增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抓好存量提升增量优选,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推进能源技术革命,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体制革命,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强化农村点源污染防治,以便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率先突破提供咨询参考。
  • 作者(Author):马连湘,姜铭,雷仲敏,李长胜,邓玉勇,王泽鹏,田真

    关键词(KeyWords):能源革命 , 中部地区崛起 , 资源禀赋 , 高质量发展

    摘要(Abstract):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中部地区取得了明显的后发优势,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部地区需要紧跟步伐、趁势而上,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能源革命为支撑并建立高质量的能源体系。中部地区 5 个省份资源禀赋优良,但存在新能源发展潜力不足、能源生产量不足、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本文阐述了能源革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内在机理,从经济、社会、生态 3 个维度着手分析,认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需求要有“量”“质”的提升,进而探讨中部地区能源革命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研究建议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节能减排提升能效,促进绿色发展;发展多能互补技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加强能源省际合作,确保能源外部供应安全。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战略、优化能源配置、多能融合等实施路径,以期精准助推中部地区崛起。
  • 作者(Author):翁史烈,黄震,于立军,谢晓敏,由婷,张庭婷

    关键词(KeyWords):长三角一体化,现代化能源大系统,情景分析,能源系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

    摘要(Abstract):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长三角地区特点,提出建设长三角现代化能源大系统的构思,深入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特征、关键问题和总体集成等,并通过模型计算和定性分析预测了现代化能源大系统建设对长三角地区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从成立长三角区域内统一的能源领导机构,打造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先行示范区;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培育能源市场;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战略,开展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大投入,设立长三角能源科技创投基金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长三角现代化能源大系统的对策建议。
  • 作者(Author):呼和涛力,骆志刚,袁汝玲,孙富安,陈勇

    关键词(KeyWords):能源革命,开放发展,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

    摘要(Abstract):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新形势下因地制宜地推进能源革命,对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能源供给与消费特点,深入探讨能源革命推动珠江三角洲开放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转型发展需求,提出了能源革命推动珠江三角洲的开放发展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及建议。研究得出珠江三角洲需要依托“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家油气储备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基地,实施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增强能源技术开发与科技创新,以能源革命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进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阶段。
  • 作者(Author):何继善,傅春,龙妍

    关键词(KeyWords):能源革命 , 中部地区崛起 , 资源禀赋 , 高质量发展

    摘要(Abstract):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中部地区取得了明显的后发优势,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部地区需要紧跟步伐、趁势而上,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能源革命为支撑并建立高质量的能源体系。中部地区 5 个省份资源禀赋优良,但存在新能源发展潜力不足、能源生产量不足、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本文阐述了能源革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内在机理,从经济、社会、生态 3 个维度着手分析,认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需求要有“量”“质”的提升,进而探讨中部地区能源革命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研究建议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节能减排提升能效,促进绿色发展;发展多能互补技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加强能源省际合作,确保能源外部供应安全。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战略、优化能源配置、多能融合等实施路径,以期精准助推中部地区崛起。
  • 作者(Author):程云鹤,董洪光,耿纪超,何继善

    关键词(KeyWords):能源革命 , 中部崛起 , Kaya 恒等式 , 情景分析 , 碳达峰

    摘要(Abstract):能源革命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实施需要与地区发展战略相结合,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本文运用 Kaya 恒等式,将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消费需求分解为生产性、生活性两部分,考虑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能源效率、人均收入、生活能源等驱动因素,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需求情景,据此分析能源革命背景下的低碳发展路径。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路径的延续,中部地区 5 个省份的能源需求量将持续上升,2035 年能源需求总量约为 8.4×108~1.01×109 tce;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将助力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支持 2030 年前实现碳排放拐点等目标。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大力发展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多能互补体系;加大能源体制改革,实现区域能源共济。
  • 作者(Author):黄其励,李全生,李伟起,栗继祖,张凯

    关键词(KeyWords):能源革命,老工业基地,多元化利用,能源合作,页岩油开发

    摘要(Abstract):老工业基地因体制机制和社会经济结构矛盾等因素,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亟需转型,能源革命是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的重要支撑。本文在阐述老工业基地基本特征和能源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山西老工业基地能源转型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老工业基地的能源转型发展战略,并归纳了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对策建议。通过量化分析和战略研判,分别论述了东北、山西老工业基地能源革命的内涵和战略定位,提出了面向2035 年、2050 年的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推动老工业基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从构建“山西–蒙东– 东北”能源经济特区,鼓励开展页岩油开发,支持废弃油气藏、废弃矿井的综合利用,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加大化石能源资源转化利用,建设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示范基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落实人才激励政策机制7 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建议。
  • 作者(Author):马洪琪,李伟起,迟福东

    关键词(KeyWords):能源革命 , 西南地区 , 共享发展 , 清洁能源消纳

    摘要(Abstract):西南地区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生态保护战略的重点区域,区域内水能、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也是支撑“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区域;鉴于能源资源禀赋特征差异较大且能源品种互补,推进区域内能源共享发展是西南地区能源革命的重大内容。本文将能源革命与西南地区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分析了能源革命推动西南地区共享发展的内涵,论述了西南地区能源革命的战略定位与目标。研究提出,能源革命推动西南地区共享发展的举措重在:推进天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煤炭高效开发与清洁化利用,合理制定水电开发时序,推进风光水多元化开发利用;在后续发展方面,完善水电消纳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实施针对性财税政策,资源和资本多元化并重,加强环境保护,注重高端智库建设与人才引进。
  • 作者(Author):朱汉雄,耿笑颖,肖宇,蔡睿,刘中民

    关键词(KeyWords):能源“金三角”,能源革命,多能融合,战略路径

    摘要(Abstract):新时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由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组成的能源“金三角”和新疆等西北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典型富集区,承担了我国能源供应的重任,同时也因其生态环境的脆弱而面临着“大开发”与“大保护”统筹发展的难题。新时代下西北地区如何通过能源革命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级和水平,是西北地区能源发展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北地区资源、产业和区域优势与挑战的基础上,结合能源革命要求,提出西北地区实施能源革命应战略定位于国家多能融合技术示范基地、国家煤制燃料战略储备基地和国家综合能源供应基地,多能融合是实现西北地区战略定位的有效路径。建议围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及耦合替代,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和低碳化、智能化多能融合三条主线,推进六项融合示范举措,共同实现以多能融合为特征,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的能源革命“西北方案”。
  • 作者(Author):李全生,张凯

    关键词(KeyWords):能源,绿色开发利用,能源绿色开发评价模型,绿色煤炭工程,能源智能化

    摘要(Abstract):能源绿色开发利用是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本文从我国能源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在阐述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内涵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能源绿色开发评价模型和能源利用系统评价指标模型,对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预测了我国面向2030 年、2050 年的能源绿色开发利用发展目标。研究指出,我国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实施路径可着重从两方面展开:在能源布局方面,开展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重点实施绿色煤炭工程、稳油增气工程和加强能源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在科技创新方面,从加强对煤炭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快攻克深层深水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科技创新等5 方面推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本文从能源管理体制创新、能源价格市场化机制形成、能源绿色开发利用考核、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神州机械注册资金1亿元,形成了以干法选煤新工艺、新装备研发、选煤工程设计和咨询、选...

    神州机械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