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作者(Author):刘璐璐,曹巍,邵全琴

    关键词(KeyWords):南北盘江,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综合蓄水能力法

    摘要(Abstract):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是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对降雨进行再分配的复杂过程。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估算了贵州省南北盘江流域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层截留降水量、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蓄水量,分析了流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及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南北盘江流域森林涵养水源总量约6.13×108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629.85 t/hm2,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② 不同类型森林来说,阔叶林和灌木林对区域水源涵养总量的贡献率最大,而混交林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高;③ 不同林龄比较,幼龄林对区域水源涵养贡献率最高,达45.95%,但其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最差,过熟林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最高;④ 就坡位而言,平地和中坡森林对区域水源涵养总量的贡献率最大,山谷森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最高,山脊森林单位面积涵养水源能力最低;⑤ 近35 a 来,随着生态工程的实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能力以1 447.89×104m3/a 速度持续提升,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以每年5.33 t/hm2的速度稳步提高。
  • 作者(Author):程惠红,孙长青,王聪

    摘要(Abstract):作者:程惠红 , 孙长青 , 王聪作者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来源:科学通报  引言    2020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面推进实施科学基金升级版改革之年.
  • 作者(Author):李薇,张海东

    摘要(Abstract):2019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基金改革试点工作[1,2]. 2020年, 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全面开展优化学科布局的工作, 促进构建“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的学科布局”[3]. 地球化学学科积极落实自然科学基金委战略布局, 以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为指导, 依托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顶层设计框架, 开展学科布局优化研究. 在广大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 形成了申请代码设置方案, 经过深入讨论和多次修订, 最终通过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
  • 作者(Author):任建国,初航,吕大炜

    摘要(Abstract):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分支, 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质作用、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1~3]. 地质学研究聚焦地球自身的物质组成、从表层到内部结构构造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动力学机制和所反映的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 现阶段地质学研究的视角已拓展至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 特别是宜居地球成因以及地球-生命协同演化的探索[4~6]. 同时, 出于服务人类生存发展的目的, 地质学为资源能源供给、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学知识普及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1~10]. 迄今为止, 地质学已经成为包括有20多个分支学科在内的宏大的学科体系.
  • 作者(Author):熊巨华,王佳,张晴,耿豪鹏,官冬杰,史云飞,李飞,张新林,王天富

    摘要(Abstract):完善的理论体系、深厚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是支撑一个学科良性发展的3个必要条件. 自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以来, 地理学历经3个阶段多次的申请代码调整, 其根本原因在于适应学科外延的快速拓展与研究内涵的不断深化, 目的在于引导和扶持学科发展. 依据目前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为持续促进学科前沿发展, 巩固人才队伍, 并引导学科服务国家需求, 2021年开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南中地理学将正式更名为“地理科学”, 共包括17个二级申请代码. 地理科学研究自然因素、人文要素和地理信息及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异规律、时间演化过程和区域特征. 地理科学的核心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理. 地理科学所具有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特点, 决定了其必须通过时空尺度依赖的多维和动态视角开展系统综合研究.
  • 作者(Author):张朝林,郑袁明,王西勃,熊举坤,张利兰,周卿伟,李若男

    摘要(Abstrac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简称NSFC)自1986年成立以来, 秉承引导科学发展, 服务学科管理的宗旨, 在吸收借鉴多国科学基金学科布局和申请导向方式的基础上, 形成了现有学科布局和申请代码体系. 科学基金的申请导向方式主要是以学科申请代码引导为主(如面上、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及所有项目的归口管理)、指南引导为辅(如重点、重大、重大研究计划及联合基金等项目申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 NSFC坚持以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科学基金治理体系为目标, 将优化学科布局作为新时代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之一. 学科申请代码作为形成合理基础研究资助格局、促进学科均衡发展、鼓励学科交叉和发展新兴方向的指南, 对其合理优化无疑是保障科学基金深化改革事业成功的抓手和关键. 在1986~2020年的30余年间, NSFC地球科学部的学科体系及申请代码经历了6次调整, 由初期的5个一级学科申请代码, 发展到目前7个一级学科申请代码, 95个二级申请代码, 65个三级申请代码的细分代码体系[1]. 2018年以来, NSFC地球科学部地理学科和大气学科先后在申请代码优化方面进行了尝试, 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申请代码和学科布局优化提供了成功范例[2,3], 但要全面推进地球科学现有7个学科的申请代码改革, 全面优化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科布局, 客观上需要对国际科学基金机构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科布局和申请导向方式进行全面调研, 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 结合中国科学基金的发展实际进行方案设计.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际主要科学基金资助机构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科布局与申请导向情况, 结合NSFC地球科学基金事业探讨了通过代码改革推进学科布局优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作者(Author):姚玉鹏,郭正堂

    摘要(Abstrac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科技发展态势和改善科学基金管理的需要, 确立了系统性改革方案, 其目标是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治理体系, 核心任务是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和优化学科布局. 同时, 2020年也是制定“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一年. 地球科学部把握科学基金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求, 贯彻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基金改革. 地球科学部7个学科及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梳理科学前沿, 研判学科发展态势, 关注地球科学技术创新和研究范式变革端倪, 对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学科结构和发展战略提出新见解, 形成了本专题的8篇文章. 这也代表了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年)的一部分成果.
  • 作者(Author):谢克昌

    关键词(KeyWords):区域能源革命,区域发展差异,协调发展,新发展理念

    摘要(Abstract):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虽然各地区在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本文根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三期)”主要成果,阐述了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的战略思路,重点针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老工业基地(东北及山西)、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新疆及能源“金三角”地区)、西南地区等区域提出了加强能源革命顶层设计,明确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区域能源革命的功能定位,形成统筹协调推进区域能源革命的良好格局;加强区域能源革命试点,通过改革办法加快探索形成推动能源革命的高效机制;明确区域能源革命实施责任和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区域能源革命取得预期效果等战略举措及对策建议。
  • 作者(Author):高丹,孔庚,麻林巍,严晓辉,张衡

    关键词(KeyWords):区域能源发展,能源强度,能源转型,LMDI

    摘要(Abstract):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差异显著,因地制宜推进区域能源革命是破解我国能源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长三角)、珠江三角洲(珠三角)、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西南地区七大区域,从能源生产、消费、流向等方面分析了各区域的能源发展现状,梳理了各区域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和能耗增长驱动力情况,研判了各区域面向2035 年的中长期能源转型发展趋势及战略重点。研究表明,各区域能源革命的战略布局重点分别是:京津冀地区为推进能源与经济、环境的协同发展,长三角地区为集成优化区域联动的能源系统,珠三角地区为构建清洁能源产储运基地,老工业基地为以能源高值化、多元化推进经济转型,中部地区为打造综合能源枢纽,能源富集区为建成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安全保障基地,西南地区为清洁能源消纳。为统筹各区域能源发展,本文从因地制宜、精准推进能源革命,以区域能源革命推动区域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实现区域能源协作与合作共赢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作者(Author):赵云龙,孔庚,李卓然,麻林巍,倪维斗

    关键词(KeyWords):能源转型,全球能源系统,中国能源系统,SEGO

    摘要(Abstract):能源革命是实现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源战略对国家和地区能源革命进程的推进具有重大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能源战略分析的“SEGO”系统分析方法,从能源挑战、能源系统、能源治理和能源市场4个要素及其关系出发,对全球能源转型及我国能源革命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全球面临能源公平、能源安全和能源绿色化多重能源挑战,且缺乏强有力的全球能源治理,导致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总体较为缓慢,中国被期望在推动全球能源系统转型中起到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逐步推进,在能源革命过程中面临能源系统集成等挑战,但政治意愿坚定,有效推动了能源转型,实现了少耗能、少排放。研究建议,我国能源革命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景视角下,做好能源发展的全局系统优化和全程精细管控,尤其做好不同类型能源网络之间共建、共享、共调的深度协同,加速能源新技术、新产业的颠覆式创新。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神州机械注册资金1亿元,形成了以干法选煤新工艺、新装备研发、选煤工程设计和咨询、选...

    神州机械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