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作者(Author):王建永,王江峰,王红阳,戴义平,赵攀

    关键词(KeyWords):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工质选择,参数优化

    摘要(Abstract): 地热发电是地热能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地热资源一般包括地热干蒸汽,地热湿蒸汽以及地热水。地热干蒸汽经过杂质过滤后可直接通入蒸汽透平进行做功;地热湿蒸汽经过汽水分离后得到的干蒸汽也可通入蒸汽透平进行做功。而对于地热水,如果处于高温高压下,可经过闪蒸降压后得到干蒸汽,进而进行做功发电;也可直接作为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或者Kalina循环的热源,加热低沸点循环工质进行做功发电。如果地热水处于较低温度和压力下则只能用作热源,为低沸点工质发电循环提供热量。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围绕有机朗肯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做出了大量研究。
  • 作者(Author):李元媛,熊亚民,杨勇平

    关键词(KeyWords):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给水比例,比值控制系统,Matlab/Simulink

    摘要(Abstract):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系统(Iscc}是将槽式太阳能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相结合,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中低温热源,是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并减少系统cot放的有效途径。太阳能能流密度低,易受气候和贷夜影响,在阴雨和夜间,太阳能集热器几乎停止工作,造成系统工作不稳定。基于以上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缺点和不足,根据最优给水比研究,采用比值控制法,使集热器给水比例匹配设计最优给水比,既满足发电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SC达到对系统的给水调节。结果显示,采用太阳能集热器变比值给水,系统热效率、效率、太阳能净发电效率以及系统燃料基热效率稳定在0.558, 0.55, 0.185以及0.65;而定比值给水,随着DNI的下降,效率有所下降,下降百分比分别为:0.015, 0.032, 0.1以及0.038。控制系统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做仿真验证,通过仿真验证设计控制系统对ISCC系统集热器给水调节的准确度与可靠性。
  • 作者(Author):杨阳 ,李春,叶柯华,缪维跑,叶舟

    关键词(KeyWords):大型风力机 ,变工况 ,结构动力学 ,时频域分析

    摘要(Abstract):开机启动、偏航运动以及紧急停机等多种非稳定工况下,大型风力机长柔叶片及高柔塔架气弹响应呈现强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时频域响应非平稳特征明显。为研究风力机非稳定工况的动态响应,本文基于NWTCUP湍流风谱模型和Kelvin-Helmholtz Billow(KHB)建立了平均风速不同的风力机运行风场环境,通过开源软件FAST计算了NREL 5 MW风力机在非稳定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并使用HHT方法对响应结果进行时频域分析,提取了叶片及塔架振动特征频率,结果表明:在塔架一阶固有频率及风轮旋转频率的响应为非平稳过程,偏航及紧急停机等系统传动载荷动态变化的非稳定工况尤为明显,紧急停机导致的负气动阻尼对叶尖位移的影响为具有混沌特征的非线性扰动,叶片铺层设计时应考虑适当增大结构阻尼以改善这一现象。
  • 作者(Author):徐略勤,李建中

    关键词(KeyWords):桥梁工程,滑移挡块,试验,防震效果 ,限位 ,传力

    摘要(Abstract):针对目前国内桥梁挡块抗震效果低卜的现状,结合“限位”和“传力”两个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震挡块。对常规挡块和新型挡块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拟静力对比试验研究,根据实测力一变形曲线建立了两种挡块的简化滞回分析模型,并用于实桥防震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挡块在破坏时相对盖梁/台帽发生了大位移的滑移剪切现象,盖梁与台帽基本完好无损,有利于震后修复或替换;与常规挡块发生斜截面脆性剪断破坏相比,新型挡块的极限变形能力和变形延性系数大幅提高;在防震效果上,新型挡块对主梁侧移及橡胶支座的剪切变形限制能力更好,在中小地震下,新型挡块对墩柱地震响应的影响更小;在大震下,新型挡块依靠良好的变形延性能力可在主梁产生更大侧移的情况下保护支座,防比落梁。
  • 作者(Author):吴守君,潘鹏,张鑫

    关键词(KeyWords):摇摆墙,分布参数模型,承载力,刚度,抗震加固

    摘要(Abstract):摇摆结构是一种新型抗震结构体系。摇摆结构通过释放某些部位的约束,允许结构相应位置发生相对位移,从而改变构件的受力状态,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框架一摇摆墙结构是摇摆结构的一种,其中摇摆墙能够绕着墙底连接件发生面内转动。墙体底部约束的释放降低了对基础的承载力需求,同时能有效避免地震作用下墙体的损伤。具有较大刚度的摇摆墙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防止出现变形和损伤集中。在框架一摇摆墙结构中增设阻尼器和预应力钢筋可分别增加其耗能能力并减少震后残余变形。该文提出了框架一摇摆墙结构的分布参数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摇摆墙刚度对结构侧移分布、摇摆墙和框架承载力需求的影响。研究了摇摆墙在国内某工程抗震加固改造中的应用,提出了摇摆墙加固的具体方法以及连接的局部构造。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原结构与摇摆墙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摇摆墙加固方案能使塑性铰的分布更加均匀,增设预应力钢筋和金属屈服型阻尼器显著提高了结构耗能能力,减小了结构的残余变形。
  • 作者(Author):任娟娟,徐家铎,田根源,赵华卫,蒲建锦

    关键词(KeyWords):客货共线,轮轨力,现场测试,正态分布,统计分析

    摘要(Abstract):客货共线无碎轨道,相较于客运专线,货车轴重的增加势必造成列车荷载的增大,而轨道结构直接承受列车荷载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对客货共线无碎轨道轮轨力荷载的统计特征做进一步研究。该文以客货共线CRTS工型板式无碎轨道为研究对象,选取遂渝线蔡家车站和渝怀线鱼嘴2号隧道两个测点,应用工MC动态数据采集系统测取过往客、货车垂向轮轨力。运用轮轨系统祸合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一轨道垂向祸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小同车速和小同轨道小平顺激励卜客、货车轮轨力,结合实测数据,分析客货共线无碎轨道轮轨力的统计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客货共线无碎轨道轮轨力呈近似正态分布,95%以上客车轮轨力分布于45 kN-90 kN,  95%以上货车轮轨力分布于100 kN-150 kN,与实测所得数据基本吻合;客货车轮轨力概率密度曲线随车速和小平顺幅值的增大而逐渐变得“矮胖”,轮轨力分布范围随车速增大和线路状况劣化而逐渐增大,且线路状况对轮轨力分布的影响远大于车速;以1.5倍静轮重和轮轨力最大峰值为控制指标,建议客货共线无碎轨道客车车速控制在180 km/h以下,货车车速控制在100 km/h以下。
  • 作者(Author):李立峰,吴文朋,胡思聪,刘守苗

    关键词(KeyWords):桥梁工程,地震,时变易损性分析,易损性曲线,氯离子侵蚀

    摘要(Abstract):以一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例,基于OpenSees程序建立其非线性分析模型。考虑氯离子侵蚀引起的钢筋直径和屈服强度退化,根据截面非线性分析结果探讨了氯离子侵蚀效应对高墩抗震能力的影响。通过单条地震波的非线性时程地震响应,定性地研究了氯离子侵蚀效应对桥梁地震需求的影响。然后输入巧条地震波进行多次增量动力分析,采用对构件能力需求比(Demand/Capacity)进行对数回归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桥梁的时变地震易损性曲线,对高墩桥梁的时变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氯离子侵蚀效应会导致高墩屈服弯矩下降,而延性能力略有提高;考虑纵筋锈蚀以后,高墩的位移需求和曲率需求则会显著增加;在桥梁全寿命设计基准期内,结构在不同损伤状态的地震易损性随桥梁服役时间增加而增大。
  • 作者(Author):牟犇,王玲玲,张春巍,林旭川

    关键词(KeyWords):外环板式节点,楼板影响,H型钢梁一钢管柱节点,循环荷载试验,抗震性能

    摘要(Abstract):该文对采用Q390钢材制作的4个T形节点构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钢梁和混凝土楼板的组合作用对采用高性能钢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的刚度、承载力以及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楼板组合作用,钢梁上翼缘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采用外环板式的梁柱节点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塑性铰外移,避免了在节点域附近的焊缝发生撕裂;但由于楼板组合作用的影响,此种节点形式也存在节点域附近外环板处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该试验4个构件的滞回曲线都较为饱满,表现出较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在塑性点时,无楼板作用的试件的粘滞阻尼系数略高于有楼板作用的试件的粘滞阻尼系数;在层问位移角达到0.05 rad时,各试件的粘滞阻尼系数趋于一致。
  • 作者(Author):李惠,鲍跃全,李顺龙,张东星

    关键词(KeyWords):结构健康监测,数据挖掘,压缩感知,车辆荷载空间分布,Benchmark模型

    摘要(Abstract):结构健康监测作为保障重大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技术,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子决速的发展和应用,国内外许多大型工程结构安装了监测系统并且积累了海量的监测数据。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分析与挖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当前国际上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该文结合国际上应用数学和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总结课题组在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处理、车辆荷载空间分布识别、斜拉索实时索力识别、复杂因素藕合作用下斜拉索安全评定、结构健康监测的Benchmark模型、结构健康监测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软件系统以及桥梁结构安全监测技术规程等方面的内容。
  • 作者(Author):李慧乐,夏禾

    关键词(KeyWords):疲劳,可靠度评估,随机振动,车桥祸介系统,钢桥

    摘要(Abstract):发展了一种基于车桥祸介系统随机振动分析的铁路钢桥疲劳可靠度评估方法,建立车桥祸介系统模型,选取车速和轨道小平顺作为基本随机变量进行随机振动分析,以此确定桥梁构件等效疲劳应力幅及其循环次数的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S-N曲线法的疲劳极限状态函数并进行疲劳可靠度分析。以一座铁路下承式钢析梁桥为例进行了疲劳可靠度评估,并讨论了车速及轨道平顺性对构件疲劳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有效用于铁路钢桥疲劳可靠度评估;受车速及轨道小平顺随机性的影响,列车引起的桥梁构件等效疲劳应力幅及其循环次数均具有一定的小确定性,应视为随机变量,二者可采用对数正态分布表示;车速和轨道小平顺可显著影响桥梁构件的疲劳可靠性,疲劳关键构件的可靠度指标随着轨道平顺性增强而提高。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神州机械注册资金1亿元,形成了以干法选煤新工艺、新装备研发、选煤工程设计和咨询、选...

    神州机械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